大腸桿菌在線監測儀通過實時、連續檢測水體中大腸菌群與總大腸桿菌濃度,為供水管網、凈水廠、瓶裝水生產線及公共場所提供微生物污染的早期預警。其核心依賴于生物傳感器、熒光檢測與自動培養技術,長期運行易受水質波動、生物膜附著或試劑耗盡影響。科學、系統的定期維護大腸桿菌在線監測儀是確保其數據可靠的基石。

第一步:每日清潔與狀態巡檢(操作人員執行)
每次讀數后或班次結束時,檢查大腸桿菌在線監測儀運行指示燈、顯示屏是否正常。觀察進樣管路有無氣泡、堵塞或泄漏。用無菌水沖洗采樣探頭與前置濾膜(如有),防止藻類或顆粒物附著。記錄當日檢測結果與報警事件,確認數據上傳正常。
第二步:每周功能測試與管路沖洗
使用標準菌液(如大腸桿菌ATCC 25922,濃度已知)進行陽性對照測試,驗證儀器靈敏度與響應準確性。啟動自動清洗程序,用含0.1%次氯酸鈉或專用清洗液循環沖洗流路系統10–15分鐘,殺滅殘留微生物,防止交叉污染。沖洗后用無菌水反復漂洗,直至出水呈中性。
第三步:每月關鍵部件檢查(工程維護)
檢查試劑余量:熒光底物、營養液、緩沖液等是否充足,臨近耗盡可能提前更換;
清潔光學窗口:打開檢測室,用無塵布蘸無水乙醇輕輕擦拭熒光傳感器透鏡,去除蛋白沉積或水垢;
檢查泵閥性能:確認蠕動泵轉速穩定,電磁閥開關順暢,管路無老化龜裂;
校準濁度補償模塊(如集成):確保在高濁度水樣中仍能準確識別生物信號。
第四步:每季度深度保養(專業服務)
更換易損件:包括進樣濾膜、密封圈、反應杯或一次性檢測腔;
檢查培養溫控系統:驗證恒溫模塊(通常37℃或44.5℃)精度是否在±0.5℃內;
校準熒光強度基準線,調整檢測閾值;
更新系統固件,修復潛在漏洞;
對數據存儲模塊進行備份與清理。